【记忆】九寨沟:从闺藏深山到驰誉天下

时间:2022-08-30 21:37:46 | 浏览:637

九寨沟从闺藏深山到驰誉天下的九寨沟,旧称“三舍羊峒和药九寨”,因其沟内有荷叶、则查洼、尖盘、盘亚、彭布、树正、盘信、黑角、故洼9个藏族村寨而得名。九寨沟树正瀑布(于宁 摄)20世纪60年代前,九寨沟鲜为人知,当地藏族人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田园生

九寨沟

从闺藏深山到驰誉天下的

九寨沟,旧称“三舍羊峒和药九寨”,因其沟内有荷叶、则查洼、尖盘、盘亚、彭布、树正、盘信、黑角、故洼9个藏族村寨而得名。

九寨沟树正瀑布(于宁 摄)

20世纪60年代前,九寨沟鲜为人知,当地藏族人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民国《松潘县志·翠海》记载:“羊峒番部内,海狭长数里,水光浮翠,倒映林岚”。1956年,四川省林业厅南坪森林资源勘查队队员王志强、傅华到九寨沟踏勘,发现这里的美景和丰富的森林资源,九寨沟神秘的面纱被首次揭开。

位于诺日朗的森工林场

1960年,一支由220余人组成的森林调查队在武装部队护送下,来到九寨沟调查森林资源。经调查,认为可在九寨沟建森工企业。1964年,中南林业勘查设计院开展并完成了九寨沟林场总体设计图。1966年,随着国家三线建设的上马,国家对木材需求量增大,林业部拨出7000余万元巨资,筹建南坪林业局,在九寨沟核心景区建立124场。1974年,在日则沟建立126场。九寨沟2个林场下设8个工段,若干个工作面,近千名伐木工人挥动利斧向森林开战,源源不断的木头被砍伐并运送到全国各地的建设工地。

景区内从木材砍伐到林场撤出

据统计,从1966年到1978年,九寨沟林场每年砍伐上万乃至上10万株树木,照此速度砍伐,最多到1985年就会砍完,留给九寨沟的将是一个个干涸的海子,光秃秃的山坡。面对已是伤痕累累的九寨沟,眼看着犹如童话般的美景即将消失, 九寨沟当地一些有识之士、官员及国家有关专家都觉得痛心疾首。

印开蒲,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原研究员,他曾两次到九寨沟考察,建议将九寨沟划为保护区。他的建议得到时任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所长刘照光的全力支持。中科院成都分院院长马识途将报告转送给国务院副总理、中国科学院院长方毅后,获得中科院重视,以正式文件上报国务院。当时的林业专家卿建华、吴仲伦、贺晓林等也为此作出了积极努力。曾在九寨沟工作的邓一、田树昌,于1978年秋发出了保护九寨沟的呼吁。这些可贵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每一个关心九寨沟命运的人。20世纪60—70年代,正是“文化大革命”极左思潮横行的时期,“旅游观光”等观点都被当作资产阶级思想来批判。因此,这些呼吁者也面临着巨大压力和风险。

1975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发生了百年不遇的植物灾害,大面积箭竹开花枯竭而死,给以竹为食的大熊猫生存带来严重威胁。随后,大熊猫陆续死亡的消息传到北京,中央调集有关专家组成调查队到四川实地考察,带队的正是卿建华。调查队对四川所有熊猫出没的地区进行了全面调查,九寨沟是他们重点考察地之一。在调查中,队员共发现138具大熊猫尸体,但唯独在九寨沟未发现大熊猫影子,后来调查是因林场伐木的轰鸣声将熊猫惊吓跑了。要想使熊猫回到本该属于自己的家园,只有撤走森工企业。于是回到北京的卿建华给国务院起草了一份《关于加强大熊猫保护、驯养工作的报告》,明确提出将九寨沟以及其他3个地区划为自然保护区。

九寨沟口(1985年)

1978年11月30日,九寨沟停止森林采伐。

1978年12月15日,国务院批准建立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979年,进驻九寨沟的2个林场迁出。

1980年,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成立,人员编制20人,“建立保护区,禁止森林砍伐”的牌子耸立在了九寨沟口。

四川省先后颁发了保护区的保护面积、机构开发建设等具体规定的相关文件,九寨沟的保护开始走上正轨。随后,国家林业部、省人民政府、当地政府为保护和开发建设九寨沟投入大量资金,开展泥石流治理、基础设施建设、营林更新、环境保护、旅游开发等工作,从此九寨沟开始从阵痛走向辉煌。

沟口的第一家民营餐馆

1982年,国务院批准九寨沟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1983年,四川省人民政府确定九寨沟风景区由“四川南坪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统一管理,管理局由南坪县人民政府直接领导,四川省林业厅负责统筹协调,人员编制增至35人,当年成立风景区总体规划工作组。

1984年,成立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成为第一批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并正式对游人开放,当时首批游客仅为17人。

如今,九寨沟已成为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绿色环球21”三项国际桂冠和国家首批5A级风景名胜区称号的著名旅游度假胜地,到“8·8”地震灾害前的2016年,九寨沟县全年接待游客已达720万人次。

(原始资料来源于《九寨史话》)

END

来源:志中阿坝

供稿:九寨沟县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中心

相关资讯

游客光脚下水拍照?网友怒了:这是九寨沟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段“四名游客在阿坝州九寨沟景区内光脚下水打卡拍照”的视频,引发网友热议。014名游客被行政处罚并公开道歉9日,九寨沟景区管理局表示,7日,九寨沟景区内游览的4名游客随意离开游览栈道、步道,

“补妆”归来!地震4年后,九寨沟景区全域恢复开放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9月28日,记者从第七届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开幕式暨九寨沟景区全域恢复开放仪式上获悉,九寨沟景区即日起全域恢复开放。(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王永战)2017年8月8日,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诺日朗

每一帧都是绝美壁纸,阔别四年九寨沟盛装归来

在“8·8”九寨沟地震中,九寨沟景区日则沟内的五花海至原始森林段受灾严重,很多景点都暂停开放了。 9月28日,历经4年时间的恢复,九寨沟景区全域恢复开放。熊猫海、箭竹海、天鹅海、原始森林,和你们道一声:好久不见。(梁枫 用旦 记者 徐中成

九寨沟景区2022年游客接待量突破百万人次 ​

8月19日,记者从九寨沟景区获悉,截至目前,九寨沟景区游客接待量已突破百万人次大关,达到101.55万人次。今年受疫情影响,旅游业遭受重创。上半年,九寨沟景区仅接待游客28.22万人次,同比降幅73.92%。随着疫情形势逐步好转,九寨沟景区

新华全媒+|震后“补妆”归来 九寨沟景区全域恢复开放

9月28日,在四川省九寨沟景区,游客通过智能检票口。当日,九寨沟景区全域正式恢复开放。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九寨沟景区景观受损严重。经过修复重建,九寨沟景区累计补植补造树木27万株,修复、恢复生境2585亩,景区的生

生物宝库“蜀”我多样③生态修复 九寨沟献“四川样板”

10月11日至10月15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简称COP15)第一阶段会议将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四川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重要水源涵养地,现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530个,总面积12.03万平方公里,素有“天府之

九寨沟景区恢复全域开放

让我们通过一组图,来看看九寨沟秘境般的绝美风光。(张振启/视觉中国/版权图片 来源视觉中国)据央视网消息,经过4年时间的生态修复与升级改造,9月28日开始九寨沟景区将恢复全域对外开放。2020年5月3日,四川阿坝,九寨沟雪景。

新闻8点见│4天参团游没看到九寨沟大门,这不是“宰客”是啥?

李光洁大二就参演了电视剧《走向共和》,他曾谈及自己少年时代最大的优点是“不自知”,而此时此刻,他觉得自己最大的改变是: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最适合什么。新闻8点见,多一点洞见。每天早晚8点与你准时相约,眺望更大的世界。

久别重逢!人间仙子九寨沟“补妆”归来,十一后旅游再添新仙境

#打卡美好生活#眼下正是九寨沟的旅游旺季,浪漫的秋风吹来了九寨沟最美的时节,半个四川的绚烂都藏在了这里,山林晕染成色,湖水斑斓似锦。距离九寨沟最近的机场是九寨黄龙机场,国内部分城市有直飞黄龙的航班。这个金秋,不如去九寨沟感受真正的童话世界。

九寨沟景区调整开园时间、实行淡季票价

根据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冬春季管理办法规定,11月16日起至次年3月31日,九寨沟景区淡季开园时间调整为早上8:30,同时实行淡季票价(门票80元/人、车票80元/人)。来源:四川发布九寨沟淡季票价来了。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今日马鞍山温州新闻头条网郭姓氏取名网奥地利旅游网菠萝水果网美的冰箱评测网谷歌搜索百度推广网陨石资讯网养生知识网鄂州新闻头条网龟峰山旅游攻略潜水运动夏令营资讯官网谢姓取名大全夜跑跑步网
四川旅游网是四川旅游的黄金旅游景点和旅游线路攻略、四川十大必去景点、四川自由行攻略、成都旅游攻略、四川旅游在线、九寨沟、乐山大佛、峨眉山、长江三峡、卧龙大熊猫、都江堰青城山、蜀道三星堆、四川美景尽收眼底、全面提供四川旅游线。
四川旅游网 22989.cn ©2022-2028版权所有